信息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制造2025” 县级行动的余姚路径

发布时间:2017-03-17 15:18作者:管理员文章来源:宁波新闻网

                               

  今年年初,余姚市成为我市唯一入选首批“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的县级试点示范区。一同入选的还有杭州市余杭区和诸暨市。本月初,浙江省转升办发布通知,原则同意杭州市余杭区、余姚市、诸暨市提交的“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实施方案。

  对于余姚市提交的实施方案,浙江省制造强省建设战略咨询委专家组给予了颇高的评价。余姚在自身打造智能经济示范区的同时,能否为全省探索一批可借鉴、可推行的工作经验和典型模式?

  浙江行动省级试点,缘何花落余姚?

  一直以来,制造业是余姚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去年,余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7.1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7.3%,其中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9.6%,制造业是支撑余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余姚市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现已基本形成以家电、光电信息、新材料、节能照明、模具、汽车零部件等为主的,具有一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拥有国家新型工业化(余姚家电)产业示范基地、浙江省(余姚节能照明及新光源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国五金制品生产基地”、“中国灯具制造业基地”、“中国塑料模具制造基地”等产业集群基地品牌。

  去年,余姚实现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10.98亿元,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6.05亿元,分别增长24.3%和1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1.2%和50.5%。

  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光学产品制造企业,在香港上市,该公司生产的手机镜头、车载镜头、手机摄像模组等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或第二,是国际一线手机品牌的指定供应商。在舜宇集团带动下,余姚也形成了光电信息产业板块(光电信息产业,是我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中明确的八大主攻行业之一)。

  高层次人才集聚,也是余姚备受瞩目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余姚已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0人,在县级城市中,“国千”专家数量全省第一。孙云权的“智畅机器人”等创业创新项目在这里孵化成长。特别是“国千专家”甘中学博士,曾任ABB集团北美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作为国家“千人计划”联谊会副会长的他,也来到余姚,组建宁波智能制造研究院,担任院长,并集聚了18名“国千”专家,创办了14家企业。

  当余姚成为人才高地、技术高地,当高端科技成果经过“转移转化”,与制造业紧密结合,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将余姚推向“产业高地”。越来越多的余姚企业依靠自主创新挺进产业链高端。

  摘得金招牌,将如何用实践擦亮?

  成为“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后,余姚制造该如何再谋新篇,推动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再上台阶?目前,该市已经出台《“中国制造2025”余姚行动计划》《余姚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市实施方案》,亮出“中国制造2025”试点路线图。

  余姚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余姚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和“两区三城”建设,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发展智能经济,着力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切实提升余姚制造业竞争力,推动实现“六大跨越”,力争将余姚打造成为长三角南翼中高端智造基地,成为“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的标杆区县(市)。

  按照《“中国制造2025”余姚行动计划》,未来三年(2017—2019年),余姚市将围绕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三大产业领域,重点推进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光电信息、智能家电、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等五大细分行业,培育一批顺应智能经济发展趋势的智能型产业,带动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未来三年,余姚将以构建智能经济为核心的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组织实施创新驱动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工程、企业培育工程、“三强一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七大重点转型升级工程,调动和集聚各方资源,全面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

  纵观七大工程可以发现,余姚将继续做强优势长板,更加突出地方特色。比如在智能制造工程中,余姚将大力推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机器换人”,重点面向家电、五金、灯具、汽车零部件、消防器材、纺织、塑料、模具等产业,争创省级“机器换人”行业试点示范;遴选一批“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样本,积极探索新兴产业培育新机制、推广制造新模式。在人才提升工程中,将引进培育高层次双创人才、高水平管理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等三支队伍,深化“一镇一千人”行动,落实以才引才、产业引才、离岸孵化等创新举措,引进高端创业创新团队;实施企业精英管理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重点培育“百万精英企业家”。

  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仅靠政府一己之力无疑是“天方夜谭”,企业的自主自觉不可或缺。余姚民企嗅觉灵敏,很多企业已经在探索的路上走得很远,并且尝到了甜头。

  宁波更大集团是一家轴承与汽车配件生产厂家,为美国通用、德国博世等全球着名大公司提供配套服务。为了实现智能生产线的梦想,集团成立了更大科技有限公司,专攻智能化生产。

  “机器换人”把工人从忙碌枯燥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以前更大公司一条机械生产线两班倒需66人,现在换上智能机器人生产线,仅需6个人就应付有余,且不用直接操作生产,主要是巡回走动,抽查产品质量,调整相关数据,不仅劳动强度大为降低,产品质量也明显提升,微型轴承的合格率从95%左右提高到99.5%。

  李智军说:“机器换人真正实现了减人增效。以前我们公司有1100余员工,最高年产值从未超过2亿元,现在仅有500名员工,年产值却已突破10亿元。”

  县级示范,能否创造可推广模式?

  根据统一部署,全省三个县级示范点的试点示范实施期为2017年—2019年,试点地区将以《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明确的11个产业发展重点和11项重点工程为主,结合地方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以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载体建设、龙头企业培育、重大项目实施等为支撑,加快形成有利于制造业创新发展和提质增效的政策环境,探索科学合理的制造业发展路径,着力构建区域新型制造业体系。

  根据省转升办的要求,示范点需要建立有力有效的组织实施机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及时总结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实施经验。

  3月9日,余姚召开“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暨智能经济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提出将打造省内领先全国有影响的智能经济示范区。在3月14日召开的全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余姚市签订了责任状。

  在省制造强省建设战略咨询委的评审意见中,除了“点赞”余姚本身的优势之外,专家组还特别提到,宁波市作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余姚创建县级试点示范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优势和工作氛围。

  在副市长陈仲朝看来,余姚市成为全省首批、宁波唯一的“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区,是对余姚制造业发展、智能经济发展的高度肯定,也是宁波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中的又一件大事。他希望余姚以两大试点示范为契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率先在宁波全大市实现“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跃升,在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挑重担,加快培育具有余姚特色的智能经济发展模式,为宁波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样板城市和智能经济发展的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

  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也指出,余姚制造业基础稳固,有不少产品走在全国甚至世界前沿,近年来又率先打造了一批重大平台、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创新载体建设、体制机制和要素创新、智能制造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余姚要继续把制造业升级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探索试点,着力为全省探索一批可借鉴、可推行的工作经验和典型模式。

官方微信
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

更多精彩等你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