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正文

政策红利频释放 宁波新能源汽车如何振翅高飞?

发布时间:2016-10-14 09:55作者:管理员文章来源:宁波日报

       风口之上

  甬企加速布局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备受瞩目。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这意味着,未来5年,我国平均每年需要新增93万辆新能源车销量。

  在刚刚结束的全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动员会上,宁波正式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宁波行动纲要》《宁波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为宁波新能源汽车再添“新柴”:明确将重点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关键总成及电动附件。

  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和宁波优渥的环境,各路资本纷纷来甬,宁波企业也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吉利汽车集团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在杭州湾新区开工建设,吉利知豆电动车宁波基地已在宁海智能汽车小镇奠基,比亚迪35亿元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奉化,杉杉新能源汽车项目即将落户宁波……今年,新能源汽车巨头累计在甬投资已超过200亿元。

  宁波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我市3000多家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中,已有近半数企业开始与新能源汽车对接。”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秘书长汪虹说。

  目前,全市已拥有宁波吉利、上海大众等整车企业,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浙江佳贝思等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以及海天驱动、韵升电机、普瑞均胜电子等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生产企业。

  与此同时,在公共交通领域,我市新能源汽车实现率先布局。今年,我市计划投运5条超级电容储能式现代电车公交线路(其中两条已投入使用),新购新能源公交车323辆,并将配套建设19座充电基础设施。

  直面问题

  突破发展瓶颈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歌猛进的背后,一系列的行业弊端也逐步显现。由于地方保护、骗取补贴、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面临短期“失速”压力。

  上个月,国家政策密集出台,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准入、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管,以保障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和性能。各地制定的补贴政策,也传递出门槛提高、补贴减少的信号。种种迹象表明,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正在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节能减排等核心技术和安全技术,以及最为直观的续驶里程、充电基础设施等,依然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问题。不久前,在中国电子学会等主办、宁波市电子学会承办的2016中国(宁波)国际汽车电子发展高峰论坛上,相关专家指出,节能减排成为主导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要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三项技术为目标,努力实现零排放、零死亡的愿景。”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说。

  在动力电池方面,安徽省力霸动力锂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学智表示,尽管相关材料与电池生产工艺等技术水平在逐步提高,但安全性、续航里程、电池管理系统等仍有待通过技术创新加以突破。

  聚焦创新

  抢抓技术红利

  很显然,新能源汽车市场早期粗放式的增长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产品的性能、品质成为抢占市场新的重要抓手,政策红利正在向技术红利转变。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弱势非常明显,我国互联网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却各有千秋,应在‘互联网+汽车’的机遇中寻找突破口。”朱西产说,要用创新眼光看汽车带来的移动革命,抢下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先手棋”。

  事实上,在这方面,甬企已经抢先行动。在9月底结束的“2016年德国汉诺威商用车及配件展”上,均胜电子的智能车联技术成为一大亮点。去年,均胜电子投资5亿元设立均胜智能车联有限公司,针对智能车联相关的企业进行全球并购及股权投资;嫁接在车联网上,宁波思塔路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开放式车联网云服务平台。该平台可大幅降低车辆制造企业配载车联网的研发成本,帮助企业快速实现车联网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决胜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于品质,要通过智能制造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甬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风”去了之后飞得高、飞得远。

官方微信
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

更多精彩等你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