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协会服务>产学研合作>正文

抓住机遇 提振信心 争当中国制造的标杆 ——专访宁波市经信委主任陈炳荣

发布时间:2016-09-26 10:06作者:管理员文章来源:宁波通讯

8月18日,在工信部、中国工程院、新华社和宁波市政府联合召开“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宣布宁波正式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近年来,宁波先后拿到了不少高含金量的“荣誉”,包括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和中国十大智慧城市……此次,宁波有幸成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标志着宁波又向“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制造强市”的目标昂首挺进了一大步。那么,这块牌子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高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宁波市经信委主任陈炳荣。

记者:陈主任您好,宁波能够成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既是国家对宁波长期以来致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肯定,又是对宁波近年来切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鼓励。从我们宁波来说,努力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内在需求是什么?

陈炳荣:《中国制造2025》是未来10年引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未来30年实现我国制造强国梦想的纲领性文件。

长期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制造业已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爆发,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宁波制造业面临着不少机遇与挑战。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是推动宁波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宁波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

这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成功申报,于宁波而言是历史性的机遇,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由大到强发展的重要契机,是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智能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机遇。这不仅有利于宁波抓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争优势、补短板,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追赶型向引领型转变;并且有利于发挥宁波制造业坚实基础以及“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浙江省“一体两翼”重要一翼的战略地位,汇聚全球资源、开放创新,展示新作为、履行新担当,为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还可以依托民营经济发达、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灵活的特点,在创新、人才、政策等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方面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为国家推进“中国制造2025”落实提供借鉴。

记者:宁波能够成功创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具有哪些先天优势,背后包含着哪些必然因素?

陈炳荣:宁波能够成为国内第一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

一是体制机制优势。宁波是计划单列市、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较大的市,在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全市范围内正在开展的各类省级以上试点共81个,其中国家部委改革试点55个。在很多方面,宁波大胆尝试,取得了积极进展。

二是产业竞争优势。宁波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四大家电生产区和三大服装产业基地之一,拥有汽车制造、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八大千亿级产业。宁波是中国品牌之都,先后获得“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注塑机之都”等9个全国唯一的产业品牌称号,培育了雅戈尔、方太、奥克斯、海天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品牌。产业创新能力突出,协同创新能力强,2015年授权专利量4.3万件,居全省第一位。拥有中科院材料所等高端研发机构近200个、国千专家60多人。

三是民营经济优势。宁波民营经济发达,近三年,全市平均每年新增创业主体数量超过10万家,民营经济成为市场的绝对主体,占各类经济主体的比重超过90%,贡献了70%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灵活的市场主体更有利于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四是对外开放优势。宁波是全国对外投资最活跃的城市,均胜电子、华翔集团等优势民营企业开展了一系列跨国并购,通过收购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优质项目,逐步打入国际制造业高端领域。宁波是全国第四个境外投资超过百亿美元的副省级城市,拥有强劲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宁波还拥有40余万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宁波帮”及其后裔,为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起到了的良好桥梁和纽带作用。

我们认为,宁波成为首个试点示范城市,这是国家对宁波市长期以来坚持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充分肯定,是对宁波拥有的颇为雄厚的工业基础能力高度认可,更是国家对宁波的嘱托和期望。

唐一军书记在“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成为试点城市,我们倍感自豪,更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把“首个”做成“首位”,把“唯一”做成“第一”,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抓好“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做好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的工作,努力闯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制造模式的新路子,加快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开路先锋。

记者:宁波能够摘得“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的牌子,一方面固然得益于宁波扎实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也和我们在申报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态度和缜密细致的工作密不可分。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申报过程中全市上下付出了哪些努力?

陈炳荣:确实,全市上下多个层面都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申报创建做出了极大的努力。申报过程既是一次思想统一的过程,也是一次全面动员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积极主动争取国家、省对我市创建工作的支持。2015年10月,时任浙江省常委、市委书记刘奇分别向国务院马凯副总理、工信部苗圩部长作了宁波愿意申报试点示范城市的专题汇报,得到国务院领导的肯定和工信部的支持。2015年8月和2016年4月,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两次组织院士专家来宁波开展“院士行”活动,先后有40多位院士来宁波调研,为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出谋划策,为我市的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和评估。今年3月,市领导又带队赴省经信委开展工作对接,省经信委表示全力支持宁波的申报工作。

另一方面,这一年多来,全市上下对创建工作认识不断深化。2015年5月份,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后,市委市政府很快决定启动“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申报。2015年8月5日,成立宁波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随后,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多次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广大企业,各重点行业广泛参与研讨,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

记者:“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将给宁波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利好,您能给我们分析一下吗?

陈炳荣:成为试点示范城市的作用,我想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提振发展信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成功获批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是国家对宁波制造业的巨大信任和支持,是对宁波市制造业基础的肯定,是对民营企业家队伍的肯定,将会鼓励企业家继续保持战略思想、国际化视野、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发展定力,提振大家继续发展企业、壮大实业的信心,对宁波制造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是推动发展的巨大的精神动力。

二是提速转型升级。当前,宁波制造业进入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转型升级既面对着阵痛,也面临着机遇。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将有利于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聚合力,将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协同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工业强基等各项重点任务,有力推动宁波制造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三是提升宁波形象。宁波作为计划单列市和国内创业创新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宁波制造业已经有良好的基础和影响力。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将先试先行,发挥示范效应,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的知名度,是对宁波形象的极好宣传。

具体对企业而言,将会有机会得到国家部委有关司局领导和院士专家的指导,有机会参与到一些试点示范工程和项目建设,还可以得到品牌宣传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创新红利,获得更多的机遇。

记者:对接《中国制造2025》,打造宁波制造升级版,我们有怎样的路径选择?

陈炳荣:我们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构建科学有效、具有宁波特色的新型制造体系、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将我市建设成为创新活力足、质量效益好、可持续水平高、综合竞争力强的新型制造业强市,更好夯实智能经济发展基础,更好助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更好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

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要求我们“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

——聚焦一个核心目标:即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制造强市。

——建设“3511”产业体系:即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三大战略引领产业,以汽车制造、绿色石化、纺织服装、智能家电、清洁能源等为代表的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一批新兴增长产业和一批生产性服务业。

——主攻八大细分行业:即石墨烯、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属合金材料、关键基础件、专用装备、光学电子、集成电路、工业物联网等八大主攻行业。

——实施八项重点工程:即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制造业+互联网”工程、单项冠军示范培育工程、质量品牌标准提升工程、制造业创新工程和制造业人才提升工程等八大重点工程。

——探索四个试点模式:即新兴产业培育、创新中心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培四大试点模式。

——创新四项改革举措:即改进金融服务方式、改革要素配置手段、改变资金扶持方式、改善政企协同机制。

记者:接下来,宁波作为“国家队”又将踏上怎样的征程?请您描绘一下未来的蓝图。

陈炳荣:我们将突出“三个聚焦”,做好试点示范工作。

一是聚焦一流目标。按照“对标国际、领先全国”的要求,以发展智能经济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以“智能升级、智慧转化、智力集聚”为特征的“宁波智造”格局。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坚持“工程式推进、项目式管理、精准式扶持”,着力构建“3511”新型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人才支撑体系“三大体系”。在构建“3511”新型产业体系方面,突出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战略引领产业,提升发展汽车制造、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生物医药、海洋高技术等一批新兴产业,扶持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在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方面,建设一批协同开放的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营造创新要素高度汇聚、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的制造业发展生态。在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方面,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方式和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高水平管理人才队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三是聚焦关键工程。实施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制造业+互联网”、单项冠军示范培育、质量品牌标准提升、制造业创新和制造业人才提升“八大重点工程”,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我们力争通过3年建设,到2019年,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创新上取得重大成果,重点细分行业和企业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广泛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全面推进,制造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成效,成为全国一流制造强市。到2025年,争取成为浙江质优发展的制造强市、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新材料制造基地和人才高地、全球制造业创新网络枢纽节点和优势领域创新技术的策源地之一,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官方微信
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

更多精彩等你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