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上半年工业经济数据公布。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市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有好”的态势,工业主要指标平稳回升,工业质量效益结构逐步向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工业生产平稳回升
用电增速逐月“升温”
今年年初以来,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市紧紧围绕工业稳增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确保了全市工业经济实现稳中趋好态势。1月至6月,全市规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304.6亿元,同比增长7.1%;累计增速呈逐月回升态势,较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目前高于全省平均0.4个百分点,高于年度目标任务1.6个百分点。
工业用电量是衡量工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工业用电量21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增速保持逐月回升趋势,较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在20个制造行业中,用电正增长的行业16个。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5.4,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环比温和上涨。
随着“机器换人”、智能改造的持续开展,全市工业生产效率持续提升。截至6月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为140.5万人,同比下降1.8%;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18.6万元,同比增长9.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工同比下降8.4%;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成本82.0元,低于同期全省平均2.0元。
效益质量持续向好
过半行业利润两位数增长
在品质革命的推动下,我市工业企业效益持续好转,“赚钱”能力进一步增强。1月至6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40.9亿元,同比增长20.0%,总量、增幅继续保持全省第一。35个行业中,利润增长的行业25个,其中21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石油加工(50.6%)、计算机电子(42.9%)、电气机械(34.2%)、汽车制造(33.2%)等重点行业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释放增长潜力。1月至6月,全市规上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2083.7亿元,同比增长13.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3.7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30.9%,高出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全市规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4.3%。1月至6月,全市引进高新技术项目227项,吸纳技术910项,成交额达6.65亿元,输出技术611项,成交额达4.61亿元。
上半年,全市工业企业运营压力逐步减轻。截至6月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7%,较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支出同比下降5.6%,其中利息支出下降15.7%。
产业结构优化向好
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路飘红
先进制造业成为工业经济“中流砥柱”。前6个月,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16.4亿元,同比增长7.7%。规上工业中,时尚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9.4%、8.5%和8.2%。
新兴产业一路飘红。1月至6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27.2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实现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4%、9.1%。全市软件业务收入合计实现227.3亿元,同比增长21.1%。靓丽数字的背后既是宁波新兴产业的不断壮大,又是宁波“工业版图”的重绘。“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一段时期内,新兴产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高,也将引领全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市经信委负责人说。
落后产能去化明显。从用电结构看,在全市20个制造行业中,4个行业用电负增长,黑色金属冶炼加工(-11.0%)、化纤制造(-8.4%)、水泥制造(-3.2%)等行业下降明显;从产成品库存看,造纸(-32.7%)、非金属矿物制品(-8.6%)、化纤(-7.6%)等行业降幅居前。
延伸阅读
下半年怎么干
在日前召开的全市半年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副市长陈仲朝对宁波工业上半年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与此同时,部分领域“稳中有难”“稳中有忧”的现象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在大榭开发区、杭州湾新区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同时,部分工业强县增幅低于全市平均,个别县(市)区出现负增长。分行业看,与石油加工、汽车、烟草、仪器仪表等行业两位数增长相比,部分行业仍然负增长。二是工业投资快速增长承压。由于受近年来我市工业招商引资的大项目、好项目接续乏力和企业家投资谨慎等因素影响,工业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存在压力。三是节能降耗面临较大压力。
“下半场”的哨声已经响起。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关键在于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强化“双底线”管控,紧盯年度目标,抓好任务细化分解和落实,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二是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推动“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尽快让创建成果变成“真金白银”。三是强化引导谋划,全力抓好工业投资复苏增长,以大项目、大平台、大政策、大创新牵引工业投资持续增长。四是强化创新驱动,积极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智能经济,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推动“制造业+互联网”深度融合。五是强化改革攻坚,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全面推进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工作,为企业发展创造最优环境。